点击上方 “馨金融” 可关注我们! “解码新金融”第二期活动“由‘产’及‘融’——供应链金融2.0探讨”于近日举行,以下为该活动圆桌论坛环节实录。 嘉宾介绍 罗川 |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互联网金融实验室研究员,道口贷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王伟 | 海尔互联网金融(乐赚)CEO,海融易CEO。 李超然 | 京东供应链金融事业部动产融资负责人 岳运生 | 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主任 ➤ 主持人:为了让现场的朋友对他们的业务模式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我们一起请三位嘉宾简单介绍一下他们各自的业务模式和特点。 罗川: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跟在座的各位一起分享我们在供应链金融方面的一些尝试,我们的供应链金融在供应链前面加上两个字,是基于校友网络的基础上,所以增加了社交的属性,供应链金融,利用核心企业的交易数据,利用细分企业为它的上下游,现在主要是上游来做保理业务,道口贷帮助各个高校毕业校友的优秀企业做供应链融资,这些核心企业都非常好,他们的供应商没有这么好的条件,所以我们就利用了核心企业资金的优势为供应商融资。这些企业在融资的过程中强调需要把这些信息充分的披露,不管是一些学校毕业的校友,核心企业和供应商之间交易具体的信息、定单等这些充分的披露,以充分的披露降低信息的不对称,使得它的安全性或者风险更加有效控制。现在我们有十个核心企业,大概有16亿多的交易额,运营了一年几个月。现在是这么一个情况。 主持人:京东金融在供应链金融创新上一直位于前列的,最近推出的一个动产融资,这个在供应链金融创新方面也是一个比较大的突破,很多朋友也不太熟悉,给我们介绍一下。 李超然:在传统的供应链金融里面,我们更多利用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之间资金情况的信息不对称,设计了很多金融产品,包括整个资金的运作,在创新方面京东已经做到极致,我们在做的时候思考一个问题,供应链面对这样一个网络的平台,这个平台上有很多买家卖家,也有很多的供应商,他们坦白来讲都不大,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一个大核心厂商对很多小经销商的问题,有很多资质都差不多的商家,怎样利用传统的供应链金融产品为他们提供服务,从这个角度来讲还是有一定的空缺,这个空缺不在产品,而是在供应链管理和信息基础上。 回到供应链金融的本质,我们还是希望利用供应链上产生的应收帐款、货物来解决掉这个企业的信用风险,把信用风险换成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那么问题来了,是不是一定只有核心企业下属“1+N”的模式才能做,整个交易网络数据不断流动,这个流动通过多个维度的校验来筛选出那些欺诈的客户,这样不管是放贷规模还是不良率都是非常好的数字,我们就开始尝试把整个系统放到京东的体系之外,选择一个金融产品,这个金融产品本质上来讲可能跟原来的当铺差不多,但是做法完全不一样,我们押的是流动的货物,在货物的上下游都不见得是大企业,包括京东平台上小的卖家,借助这个产品去整合从上游进货、库存、销售一整套链条,再补充上时间的积累,半年、一年的时间,我们原来做的供应链金融产品里面仍然会出现大量的风险案例,其实广义的金融风险还是欺诈风险,如果把骗子从网络里面赶掉,我们发现风险是可计算的,在这个情况下风险定价完全可能可行。 基于现在的信息化技术,借助这些电商平台,原来线下搜集数据不太可能的情况变成了可能,所以我们借助了数据,支撑这样的数据网,能够给小的供应链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的服务。 我们现在有自己的保理牌照和小贷牌照,也在给这些企业放贷款,放贷款的原则很简单,不是要赚利差,而是我们做出这么一套体系之后,京东的定位是这一套征信体系也好,融资体系也好,我们自己用自己的钱,用小贷公司和保理公司的钱做一个尝试,给大家证明说这套体系是完全可控的,用时间证明一切。最后一句话,我们希望真实的交易用时间来证明。 主持人:海融易是海尔旗下的金融平台,请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创新。 王伟:我们现在更多是跟实体产业结合起来的,2015年1月这个平台上线,目前交易额接近80亿,我们模式的特点依托海尔的产业链,实际上是从供应端一直可以延展到竞销端,包括未来到消费者这一端,整个环节中如果走通了,我认为是远远超过供应链金融这个范畴。我们现在做的试点,其实跟传统金融的做法,从金融的角度上区别不大,更多的是以互联网的打法去做这个业务,或者尽量希望把传统金融的操作方法流程化,规范化或者说是往线上移,从而达到提高效率、提高体验、降低运营成本的目的。去年在供应链金融这块的业务模式,我们认为已经成熟了,而且现在要做行业扩张,今年也是希望能够在消费金融领域深入去试水一下。 我想不管是什么金融,其实本质还是金融,风控也是我们最看重的一块,因为所谓生态和概念,其实是由积累形成的,不是我想做一家生态的公司就可以做成,必须要经过无数的交易验证,经过规模和规范化的东西才敢这么说,对于目前我个人的感觉还是在探索之中,只不过稍微有点新的体会,在座的可能更多都是专家和同行,所以很期待和你们有一个交流。 主持人:看到你们希望把这个模式复制到其他行业,比如说化工、房地产或者制造业,首先这个复制指的是什么?业务模式、风控模式还是怎样的一个体系,这个用于海尔集团产业链上的模式能够被复制吗? 王伟:正在探索中,现在还没有完全成功,但是目前来看,我们感觉是可以的,它里面最核心的其实就是风控的模型,可以用线上或者其他的途径进行行业复制,我们如果把风控这套系统完全打开看的话,它里面最核心的地方是在数据,一个是数据的真实程度,第二个是数据采集的方式不一样,数据的质量会直接导致你这个风控模型准不准,反应速度够不够快,再加上技术手段。严格上来说,数据只要拿过来都大同小异,区别就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它的真实程度、关联度是可以靠一些模型推演的,它的真实可用性可能要经过一些不同方法的数据清洗,包括这里面涉及到的时间和成本。所有行业的数据,我们讲可能类似性或者相同性有60%,它不同特点、特质化的是一小部分,你做这样的模型或者采集数据的时候把差异性找出来,用其他的数据来源或者途径手段弥补,完全是可以达到使用的状况。 主持人:京东金融这边实际上已经在做技术输出了,你们在跟其他的一些大企业,供应链金融合作的时候,这个复制的难点在哪?合作的时候怎样分工? 李超然:我们现在合作的有几块,跟大的企业,像核心厂商是我们一个合作的板块,类似于像跟银行合作的模式,但是有一点不同,我们在产品上做了一点突破,最早做供应链金融这块的业务,其实来源于给京东的供应商做保理,跟银行做传统金融追求安全一样,我们所有的保理必须是一个确全的保理,入户前是有测算的,这块传统金融是不敢碰的,第二如果做到动态的融资,我们可以用融资比例覆盖掉这个退货,当我们开始相信追求绝对安全到相信数据、相信时间的力量,做到未来的营收,这个是我们走的历程,下面京东平台的一些开放卖家做信用贷款完全基于它真实的交易数据。数据是最关键的,我们专注的是怎么有效真实的获取数据,跟核心企业合作的点在这,我们其实不是来抢你的生意,也不是要把你的供应链金融利润吃走,把这一套体系和我们这几年走过来的心理历程分享给大家,我们有一套成熟的系统,愿意承担风险,供应链金融平台最了解它的客户,我们也会引入一些银行做些产业基金,把钱投进来,我们愿意做一些基础的底层的为大家服务的事情,这是一块跟核心厂商的合作。 第二块,我们跟电商平台也在合作,刚才IDG的投资人也在讲,他们需要供应链金融的服务,同样我们最擅长的是整合数据,我们面对的问题就是如果以一个金融企业的身份切入,必然会遭到很多的尴尬,因为很多的供应链金融也愿意做金融,所以我们的切入点是说来服务大家,用我们的经验提供给大家,如果愿意,让我们来承担一点风险,如果不愿意,就退到一个技术服务的角色,我们是用这种方式来应对。 主持人:道口贷服务的校友企业其实都是后来才合作的,没有线下团队,所有的业务风控都是在线上完成,怎么控制风险? 罗川:首先澄清一下,我们对每个核心企业是有做线下的尽职调查或者做调研的。在整个供应链里面,金融风险是相对比较小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欺诈,这个问题其实是最大的,就是你取到了这个数据,假设这个数据是真实的,你做出来一个风控模型是容易的,但是这个数据的真实性怎么验证,实际上非常难,我们在这个地方利用一个所谓社交金融的概念,做信息充分披露,最大好处是抬高了造假成本和提高了违约成本,当一个交易的信息充分披露让所有人知道的时候,实际上融资的企业对自己的物流或者资金流,以及对它的很多产品管理,都需要做规范化,所以在这样一个过程里,造假的难度大大提高,所以他造假就划不来。 第二个就是通过社交金融提高他的违约成本,我们对所有的融资企业和还款企业也做信息的充分披露,今天是一个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我们做供应链的时候,实际上每一笔资金都是比较小的,因为是供应商融资,可能总的余额比较大,落实到每一天可能就一两百万,一两百万的违约也会从互联网非常迅速地传播到整个网上去,对这个企业的违约成本非常高。所以我们想的就挣钱软件平台是通过这个信息的充分披露,来提高数据造假的成本,也大大提高违约成本,实际上这个里就把想要欺诈的一大部分筛走了,真正出现信用风险的概率反而可以通过供应链里面的数据跑出来,这个是相对比较可控的。 主持人:刚才几位业内的代表也分享了从行业里来看供应链金融创新,请教一下岳律师,您观察供应链金融潜在的行业风险在哪? 岳运生:最大的风险就是欺诈风险,法律总是滞后的,是在市场后面的,法律要规范市场相对滞后,跟市场一块跑的时候会遏制这个市场的活力。所以到目前为止,关于互联网金融等等这些方面的法律法规相对来说还都不是很健全,市场还在探索阶段,恐怕还是要在风险暴露出来之后,才会经过一定的程序规范它。所以说目前从法律法规的层面上来看,目前还看不到哪个风险属于最主要的风险,哪个是急迫被规范的。 但是根据我做的业务来讲,保理业务出现风险最大的是欺诈风险,最大的风险是空单欺诈,不是空单,只要有实货,物流只要存在,风险相对就小,这个一旦出现违约之后金额也比较大,最后的风险损失都会落实到金融机构上,根据我的观察,只要能做实物保理、供应链保理的,其中必然会有一到两家是大型国有企业,最后要不然是金融机构买单,要不然就是大型国有企业买单。这个风险是最大的。 主持人:我们一直在说供应链金融创新,其实就是希望通过大数据也好,云计算、一些新的技术手段解决这些风险,怎么在实践中解决痛点? 王伟:我大概介绍一下我们的方法,有两个规律,首先就是三流,第一是信息流,因为我们依赖于海尔平台内的系统,现在基本上可以切入到核心企业的ERP系统,我对所有的上下游、供应商、经销商的信息都了解,这是信息流。 第二是资金流,因为海尔旗下同时还有一家公司,基本上跟我们合作的上下端的企业都用这家公司做交易,所以我对它的资金往来状况非常清晰。 第三是物流,海尔旗下有一个日日顺大宗物流公司,目前在中国的大宗物流公司里是比较靠前的,基本上海尔的家电产品要通过日日顺从海尔的仓库送到消费者手中,比如说经销商购买了,他自己不需要有很大的仓库,所以基本上还是在海尔的仓库里,用户到店面或者在网上下单之后,由海尔的仓库直接送到消费者的手中,并安装和维护,所以这三个步骤把资金和信息都整合到一块。 然后是风控模型,我们首先把传统金融企业的风控模式取了,或者保留了,基本上的流水帐目都要验证。第二个我把支付公司,大数据的风控模式保留,通过数据运算的方式判断这个交易当中有没有异常的状况,或者去年、前年类似的交易有没有异常的状况,这是支付风控。第三种是产业风控,基本上这么理解,一般银行你去借款,会关心一笔钱发生发展的过往,但产业风控可能更关注行业、地区性,或者现在和未来这个行业可能要发生的趋势,你现在一些经营的举动,和整个行业走向是不是符合,比如说冰箱、彩电、洗衣机有很长的季节性销售,你是不是有反季节的举动,这个作为我判断你这笔贷款出于什么目的,基本上可以判断你是负债经营还是健康扩大。 主持人:其实可能在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办法掌握足够多的信息和数据,比如抵质押物可能比较难以评估,一些小型的消费品也难以评估它的价格,在这方面京东是怎么把控数据,怎么破解这个难题,比如现在全国还没有一个电子化的全国范围风险质押的登记平台,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李超然:我从两个层面回答这个问题,第一个从京东自己做这块业务的战略思考和定位,首先我们在供应链金融,在金融这一侧,整个理论体系和产品体系已经非常完备了,我们的定位,想做一个给这些体系做信息服务和整合的提供商,所以在战略这个层面我们想搭建的是一个开放的平台,这个平台包括多个数据的提供方,比如说我们在动产融资这个业务上,跟中国中铁物流还有全国性的物流仓储企业,以及行业的仓储企业,还有一些地区性的仓储企业有了全面的合作,我们做了一进特别累的事情叫产融对接,它的数据可以实时传到我这来。 第二我们跟很多大数据公司也在尝试合作,包括我们在做的奥维云网。 第三我们也在投资一些数据公司,通过利益分享的机制,去搭建一个数据平台,同时京东有上千万SKU(库存量单位)那么多年的销售数据,我们能够掌握和评估这些商品,我们不仅知道现在的售价,还知道它以前的售价,和历史波动情况,通过这样的生态体系补充外部的数据,同时我们再收集数据,这样的话数据信息就可以完善了。 主持人:之前我记得您提过供应链金融可以产生出非常多优质的资产,也是这个领域非常稀缺的,我们关注到去年开始互联网金融也发布了很多的监管条例,现在新的监管规则对于这种创新有没有哪些制约,或者互联网金融平台和供应链金融这块对接资金,未来会不会在新的监管规则下有什么影响? 罗川:如果对监管的研读,最严重的两条,第一条不能做非法集资,第二个不能做资金池,还有一个如果稍微具体一点不能做错配,一错配几乎一定形成资金池。另外还有投资人的风险提示,平台能够提供担保。如果从这些角度来讲,我自己看供应链金融是非常好的互联网金融尝试方向,为什么这么说?其实以前互联网金融要做普惠金融的本质来讲是去中介去担保,因为我们说中介和担保在整个利益链条里,从金融产品的交易链条里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它推高了融资成本,使得投资人和融资者双方都不对接,而通过互联网金融让供应链比较优质的资产直接和这些投资人,有闲置资金的资产方进行对接,实际上是最大限度的降低了交易成本,所以无论是出资人还是来融资的企业成本都有降低,比如在道口贷我们自己很小的企业,就是一个施工队融资成本大概10%、10.3%,这样的融资成本在很多市场方来说还是非常难拿到的,所以我自己来看,如果从合规这个角度,只要不做期限错配,只要不去做资金池,这种事情一般还是可以做的。 主持人:之前岳律师也说法律监管是滞后的,你们作为从业者最能感受和看到这些行业存在的风险,有哪些可能是未来供应链金融创新需要注意的? 王伟:对于我们从业者来说监管方面的风险,因为市场太新了,大家都在摸索阶段,一个方向走错了可能就全军覆没了。 另一个就是风控,这是做金融的基础,公司业务量做大做小,其实并不是特别核心的,关键就在风控,因为有可能业务量做得很大,但是风控很差,你做的越多,赔的越多,所以风控这个底线还要守住。对于我们从业者来说这个平衡点很难掌握,就是怎么样去控制自己在风控和业务扩张时候的矛盾,做企业的人一定要心里特别有数,绝对不可以贪婪,不要单方面追求我把这个业务做得很大,因为金融的风险都是后续的。 第三个我认为是技术方面的,哪怕我的风控模型很好,但是这里面也会涉及到技术安全,或者说是网络黑客,包括欺诈的行为,所以你的网络安全防火墙是不是足够强大,能够不乱,业务在发展,但是平台不会出漏洞。 第四点我认为市场教育,这个风险主要来自于在去年或者说再前一年,大家提起互联网金融或者是P2P这个字眼,可能脑子里第一个反应出来的就是高风险高回报,大家对高回报这个是根深蒂固的。随着整个经济环境的改变,利息下行,这个是必然的一个趋势,市场的用户在选择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时候,要有一个自我认知过程,对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包括我们讲追求高利息的欲望也要稍微明白一点,高回报后面有可能就是高风险,有一些我们不认为是欺诈这种行为,但是也确实会发生一些状况,就是有一些中小企业融到资业务还做不好,这也是有可能的。所以这个市场教育我认为目前在中国还不够好,包括用户,我也听说过比如很多用户的账户被盗了,银行卡交易密码被盗了,这个也是属于自我保护的意识要有。 李超然:刚才讲了很多在实际中碰到的问题,两句话,第一个是权属,第二个是其他风险,我们通过数据可以解决的是货物存量的风险,要看这个消费品是不是真的消费品,但是权属风险规避不了,质押清单天生的问题是质押监管权责和范围是清晰的,但是传统监管的模式下银行和监管都认为这个出了很多的风险导致很多体系的崩塌,其实我们现在也面临这样的风险,这个可能是需要进一步明确的。 主持人:岳律师怎么看金融创新面对的这些问题? 岳运生:互联网金融虽然是互联网,其实还是金融产品,只不过从形式上面来讲引用了互联网这种模式,因为加入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性、降低交易成本等便捷性的同时,对于传统的金融服务是多一点风险的,传统的动产质押面临的风险,搬到互联网上这样的风险依然存在,但是可能因为有大的数据支持,传统的金融来讲更掌握工具,但是其他根本性的风险是解决不了的。P2P虽然引入互联网这种模式做个人对个人的贷款业务,但本质上来讲就是民间借贷,只不过民间借贷大家要签约一个借条,可能因为认识有介绍等等,互联网就是一个平台,给大家提供这些信息,最后完成的就是一个民间借贷,调整它的法律还是要适用《民法通则》等基础条款。其他的除非某一种互联网金融创新,在我们实体经济、实体金融里面找不到对应能够确定它法律关系存在的时候才需要实际立法,目前现在的法律,无论法律、司法解释、行政法,可以覆盖目前所有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挣钱软件平台因为所有的互联网金融差别在实体金融里面都能对应找到法律关系的存在,是什么样的法律关系就适用于什么样的法律。 主持人:其实大家大部分是根据现在中国的应收帐款的市场估算出来供应链金融的市场,有说几万亿的,也有说十几万亿的,究竟这个市场多大? 罗川:从整个的供应链金融应收帐款保理性业务的话可能确实有几十万亿规模,但是有一部分可能适合互联网金融的方式来操作,还有相当大一部分不适合,但总的来讲它的规模还是很大的。供应链金融里面85%是应收帐款,中间还有一些动产的、货运期间的,还有下游销售环节的,相当于消费者的也算是供应链金融的一部分,这个比例相对而言会少一些,在国际市场里面我看到15%,绝大部分还是应收帐款,因为这个相对来说也更安全。 李超然:其实整个供应链金融不管是保理也好,还是什么也好,就看买卖关系,如果有帐期的就看应收帐款,这个帐期是一个普遍的情况,应收帐款国内比国外还要大,这个是和金融体系密切相关的。从动产的角度来讲,中国现在的比例还是比较大,尤其在很多偏传统的行业,大家没有一个互相信任的体系,所以这块可以拿实体经济的规模测算,而且还要考虑到有很多品类是一年会周转很多次的。 主持人:应收帐款这个市场,大量业务是集中在比如说钢铁,或者是一些大的行业,但是这些行业又是这几年谈去产能谈的比较多的,所以即便现在看到应收帐款这个市场很大,真正适合互联网金融企业介入的机遇又在哪? 罗川:首先所有贸易发生的环境里都会有供应链机会,像大宗商品,石油,能源这些,肯定有更专业的机构在做。就像我们平时所接触到的,比如京东上售卖的商品,阿里卖的商品,海尔卖的商品,这个量是在逐年提升的,在GDP的比例中,消费所占的比例也在提升,比如每年7%的增长速度,消费品在这个里面可能是两倍以上,所以这个基础的速度是15%甚至更高。 另外一个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商业企业在利用电商,电商不仅仅是面向消费者的,还有企业对企业之间的,所以应该说供应链金融的基础会越来越成熟,如果都只是纸质的做起来麻烦一些,但是现在两边信息化程度都越来越高,使得能够提供出来的机会越来越多,即使在去产能的行业里也有很多的机会,而中国的市场教育,对投资人的教育,刚性兑付的预期很强,如果一些高风险资产也可以包装成产品的话,只要能够有效的对它进行风险定价,然后来做资产分层,向投资人进行发售,但是有一个前提是投资人要接受风险教育,能够承受有损失,比如在国外Lending club,它的收益从来不是固定的,今天是7.4%,明天可能在9.8%,过了一个季度看可能6%多了,它是浮动的,如果我们真正的市场能做到这样,一方面是供给方越来越薄,另一方面资金的供给方越来越成熟的话,我想机会还是非常多。 李超然:我们现在做的包括商品、应收帐款这块业务,核心逻辑是希望金融产品不要扭曲它的交易过程,我们希望在金融风险介入之后能够继续迅速流转甚至加速流转,其实大家都在担心去产能的这些差别风险,我们关心的是它真的在快速流转,就拿钢铁来说,虽然说价格在波动,在去产能,但还是要用钢,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把融资产品放到那些真正在做流转的,而不是囤货的。举个例子,之前有一个平台跟我们谈合作,他们要通过这个平台保护产品的价格,这跟我们的理念就违背了,我们不是要做投机的生意,是要做行业家做的生意,所以现在不管做商品也好,做什么也好,逻辑是一致的,我们在选择融资对象和融资行业的时候是禀承这个逻辑来做的。 王伟:我觉得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或者有一点调整转型的状况来说,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更多是针对中小企业,因为真正所谓大型企业其实在资金端上的融资成本没有那么高,可能对这方面的需求小得多,未来我觉得有几个因素影响,第一个城镇化,这个一定会影响到中小创业者越来越多。其次我们现在看到有大学或者一二线的城市,大家都很鼓励年轻人创业,实际上在增加中小企业的数量,任何一个中小企业在融资端的需求,当它积累到一定程度一定会形成一个规模效应,这个我一定去想怎么样在一个茫茫汪洋中找自己的小众市场,然后要做得很扎实,要懂这个市场,能够给他们提供融资的服务,这是我第一个要去考虑的。 同时要去关注一些现在经济方面的,我们讲一个地球村,经济因素不只是说在这个城市或者说在这个国家,可能其他国家有一些经济上的变动也会影响到我们,包括现在石油价格等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所以从这个细分市场之外,我要去大致判断一些行业的走势和影响,这个市场是快进快退,比如中国的房地产这个市场,现在房地产价格涨得很高,做房地产金融服务的也很火,所以跟着这个走势你一定要去想在市场的前面,千万不要跟在别人后面走,一般来讲跟在后面进去的是接盘的,不管做什么生意都是一样的。 主持人:现在很多大的金融机构在做供应链金融创新,一些互联网公司比如京东金融也在介入,最后总结一下未来供应链金融市场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什么? 罗川:做金融首先是要风险管控能力,所以供应链里面核心是数据,而数据里最关键的是要把欺诈的不实的数据能够验证出来,所以我想供应链金融企业最核心的能力一个是获得数据的能力,另外一个是验证数据的能力,这两个把住的话会非常有戏。 李超然:我们觉得在目前中国的现状下,可能数据获取的能力比数据分析的能力更加稀缺,因为中国整个征信体系不完善,还有交易的不完善,导致很多数据散落在各个交易方上,我们现在想通过信息技术,通过金融产品把这些散户的数据整合起来,把最重要的数据放在一起产生价值,这个是整个供应链金融最稀缺也是最难做的。 王伟:第一个我同意风控是做金融的核心。在这个上面我可能会扩展一点,因为中国的征信体系并没有像美国和欧洲发展得那么完善,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更多的希望从业者、从事这些业务的公司能够有交流和合作,怎么样把一个比较真实的征信系统以及数据源共享,哪怕是互动,这是一种好的方式,我感觉这一块未来会决定中国真正互联网金融质量如何。 第二点,我会从公司自身的资源优势去看,无论我在做的实体产业制造业的金融,还是电商金融,还是社交金融,其实自身都是有一个出发点的,同时我们在行业中是竞争的角色,怎么能够深挖自身特色资源,把这个壁垒做深做强,或者换句话说是提高竞争优势,我觉得这两点都不可或缺。 岳运生:核心竞争力永远是两方面,一个占领市场的能力,第二个控制风险的能力,如果有第三的话,你知道什么时候我把能力放到占领市场上,占到什么程度的时候控制风险。 主持人:之前赵总提到由产到融这个过程中,我们怎么规避这个过程中的一些关连交易的风险。比如说现在很多实体企业自己做金融业务了,是否有可能会涉及到是不是自融,或者像银行是不是把口袋里的钱放到自己企业里去,这里面存在的风险,能不能谈谈你们的看法? 岳运生:如果从法律角度来讲,关连交易并不是说不允许,只不过关连交易有相应的法律程序,据我了解的,假如公司跟股东之间的关连交易在进行的时候,在表决、决策的时候,这个股东就没有表决权了,由其他的股东表决等等。关连交易的风险,你只要合法合规,相对来讲法律效力上没有问题。 王伟:关连交易首先要看成立这家公司的目的是什么,然后就自然而然知道他会采取什么样的行为。如果说他是真正希望把业务扩张到这个市场里面,同时不影响主营业务,或者保证我的品牌,利用自身行业带来的资源优势,可能在金融中去应用。 第二要有专业的团队操作管理这个业务。有这两条,原则上来说就不会做太出格的事情。如果反之,如果他的出发点不是很健康的,他的结果也自然预期的到。 李超然:由产到融的关连交易是不是未来得发展方向,我觉得是,金融最关键的是风险,但是谁最了解客户谁最可以管理风险,谁最了解供应商?是核心企业,他们了解供应商,可以管理供应商,我们为什么不把这个信息对称起来给它做一个金融的机会,让它真正的管理。 第二点,关连交易其实不是一个新课题,传统的银行里也有关连交易,银行也给股东贷款,其实在传统的管控里面有一系列的管控措施可以做的,这是一个传统能解决的问题。 罗川:大家为什么会担心一些核心企业自身也从事金融活动,相当于会给自身加一个更高的杠杆,有可能使得这个企业的风险更大,从监管的角度来讲非常看重。这个并不是说法律上不允许,只是对这样的关连交易要有一个要求,这个要求就是能够充分的披露,就是在这样的一些交易过程中,把一些交易的细节能够披露。 其实另外也有很多的企业,他选择自己做自己专业的事情,然后把金融或者说交易的服务交给其他的互联网公司,或者其他的金融企业来做,这也是道口贷现在有机会的原因。通用的金融是全世界做得很好的,但是这个公司的CEO也讲我们是造发动机的,我们是从发明创造起家的,但是如果今天公司的核心价值变成了提供金融服务,那就跟公司的愿景不一致了,所以他反而把这块剥离出来。所以在中国现阶段的发展阶段,产业自己做金融是一个方向,但是在我们国家有了独特的创新能力之后,有可能是另外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