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兵团日报 ●杨玉龙 直播助力、短视频剪辑、有声书配音、短剧推广……数字经济带动下,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副业岗位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声称零门槛、上手快、不受地域限制,吸引不少互联网用户跃跃欲试,试图利用业余时间通过网络副业来增加收入。然而,调查发现,不少网络副业背后却深藏套路,务工者不仅没赚到钱,甚至还背上了消费贷。 面对五花八门的网络副业,我们应该如何避免上当受骗?首先,要增强防范意识,赚钱还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靠自己努力奋斗去获得,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尤其是在签订合同前,要仔细查看合同条款,特别是涉及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的条款,不要一次性缴纳高额费用,谨防停业跑路风险。 同时,要发挥好各级反诈联席工作机制的作用,形成网信、公安、市场监管等多部门联合监督执纪合力,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保护相关主体权益。同时,也要加大对相关案件的宣传警示,以此增强求职者的防范意识。 此外,因审查不严导致求职者利益受损的,平台需要承担连带责任。如,网络平台不少人分享自己通过哪些零门槛、好上手的副业获得了不错的收入,并加上亲身经历增加可信度,实则是为了通过私信、拉群等方式宣传副业培训课程。对于平台而言,应格外注意此类信息的审核。 最后,相关部门应聚焦群体、行业、地域特殊性,持续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大精准对接服务力度,让高质量充分就业惠及更多群众。 |